客服热线:

安防市场新气象 新营销手段应运而生

2014-03-26 00:00:00浏览:1055评论:0来源:本站   
核心摘要:安防中小企业开始涉入民用市场,因此2014年有一些以家庭智能终端、楼宇对讲和自动门及配件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入榜。大情景下,国内外龙头安防企业纷纷涉足,安防市场营销手段随之转变且丰富化。

中国的民用安防市场现尚处在起步阶段,许多企业都在探索,但可以预计未来的市场规模很大,通过2013年和2014年中国潜力非上市公司的排名可以看出,安防中小企业开始涉入民用市场,因此2014年有一些以家庭智能终端、楼宇对讲和自动门及配件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入榜。大情景下,国内外龙头安防企业纷纷涉足,安防市场营销手段随之转变且丰富化。
  安防市场营销手段发生变化
  市场的变化带来的往往就是企业营销策略的快速变化。民用安防产品如要以最快的速度面对终端消费者,其在渠道、营销手段上就要结合市场需求,建设有力的营销链条。前几年,消费安防产品的销售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招商加盟,很多厂家为尽快打开民用市场,推出家用安防产品,并在全国各地招商,主要以防盗报警企业居多。二是店铺直销,一些企业开设专门的直营店铺销售其产品。三是与电信合作,利用电信庞大的用户网络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在电信业务中捆绑推广家庭防盗报警、视频监控服务。这三种方式在一定时期对推进民用消费产品的发展取到了一定的效果。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民用安防电子产品的销售渠道与营销手段也在变化,企业在发展中日渐关注更多的新方式:
  体验式营销
  体验营销的概念来源于服务行业,随着市场的发展,后来在很多行业试水并获得理想的效果。如今,安防行业以体验式方式销售是行业民用化的一个大进步,通过这种模式揭开了安防产品的神秘面纱,让更多老百姓了解安防。据了解,目前行业里智能家居是推行体验或营销的主要领域,各大对讲厂商如福建冠林、厦门立林、安居室等都推出了各自的体验屋。同时笔者还留意到,“昆山中国安防体验中心应该是目前最大的一个安防体验中心,该体验中心致力于消费安防产品的推广与运营,并在北京安博会上对消费安防产品进行展示宣传,笔者认为,类似这样的举动对推动民用安防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助推力。
  网络营销与线下互动结合
  以往面对机关事业单位、行业用户时,企业经常以展会、技术交流/汇报.登门拜访、测试和样品、赠品、商务活动、参观考察、培训学习、客户联谊会.行业协会活动、学术研讨等方式进行推广,介绍产品、调研市场、促成销售、管理客户;而面对民用终端用户这些手段大多数已经不适用:或者组织困难,或者投入产出比严重不协调。同时当前的购物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购成了不容忽视的渠道。面对信息化的时代,要想面向更大的消费群体推广民用安防产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大平台,采取切实可行的网络销售模式是最有效的办法。目前不少企业也紧跟形势变化进行企业同站宣传、微博推广、QQ/MSN推广、论坛推广、门户网站广告、综合电子商务推广、行业媒体网站推广、搜索引擎优化推广、E-MAIL营销推广组合出击等。在网络营销吸引客户、介绍产品或服务、提升品牌、组织活动的前提下,以线下的互动相结合促使成交,这是大多数商家目前使用的普遍的营销方式。对于民用安防产品,笔者认为,企业还可以和各大电子商务网站开展合作,做好渠道铺垫。
  差异化营销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必须要做差异化营销“这是所有厂商的想法。面对民用安防这一细分市场,企业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应在产品、价格、促销策略等方面进行把握,例立鲜明的形象,建立品牌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核心竞争优势,而不要仅仅从价格角度去吸引顾客。
  整合营销传播
  面对市场的变化,民用安防企业需要改变单一的渠道推广模式,深化终端渠道建设,同时重视渠道以及各种营销资源的运用,让生产商、供应商、渠道商、客户、运营商、平台服务商都参与到产品与服务的设计、开发与推广、传播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新品的开发与推广效率。
  新媒体促安企经营更高效
  对移动互联网稍有感觉的安防企业早已走在了时代的前沿,他们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移动APP以及二维码等终端工具。进行企业活动的推广,产品、技术的发布,品牌的提升等,且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这也促使越多的安防企业对新媒体产生“好感”。
  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已将其作为重要的营销工具,安防行业也不例外。其快速,精准,高效的特点让人不得不承认,它们在企业未来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新媒体在企业与用户沟通时所发挥的桥梁作用不言而喻,虽然目前安防行业的受众群体相对特殊与集中,但是随着安防民用进程的加剧,安防行业的受众群体将越来越大众化,届时,新媒体将促使安防行业营销更加高效。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下一篇:

如何预防电器设备发生火灾

上一篇:

庄典漆固始县旗舰店隆重开业 信阳买漆分销请来店详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